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概况 > 工作规划

武汉理工大学“十二五”大学体育课程本科生教学规划

发布时间: 2015-12-03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结合我校“十二五”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体育部树立科学的大学体育教育质量观和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大学体育教育发展观,建立和完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体育教育资源配置和体育部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体育教学环节、提高体育教育质量上来,构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体育教学激励体系、教学监控与保障体系,大学体育精品课程优化共享,使大学体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达到我校卓越人才培养的要求。特制订“十二•五”大学体育课程本科生教学规划。

  本科生一、二年级实施大学体育必修课,其中一年级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体质为主,二年级实施选项制,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24个运动项目共学生选择;三、四年级实施大学体育选修课,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水平,开设28个运动项目共学生选择。另外,为病残生开设体育保健康复课。

  

  第一部分  大学体育必修课

  

  一、大学体育(Ⅰ)课程简介

  

  课程编码:TY 01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Ⅰ

  总学时:32         学分:1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程

  面向对象:全校一年级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并修课程:无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面向全校一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体育必修课程,是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以专业行政班为单位实行男女分班授课,其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篮球、武术、田径、体育舞蹈、健美操、毽球、游泳、康复体育等,以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战术为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意识,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健康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健康活动的良好习惯。

  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基本和发展目标,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的目的和意义,获得必要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使学生成为体魄健壮、精力充沛、品德高尚、勇于克服困难、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合格人才。

  推荐教材:教材:《体育健身学》,主编:刘同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人民体育出版社,再版时间:2010年7月。

  参考书:《运动健康原理与方法》(上、下册),主编:刘同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再版时间:2004年7月。

  

  二、大学体育(Ⅱ)课程简介

  

  课程编码:TY 02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Ⅱ

  总学时:32         学分:1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程

  面向对象:全校一年级本科生

  预修课程:大学体育Ⅰ

  并修课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大学体育课程Ⅰ的延续和提高阶段,以专业行政班为单位实行男女分班授课,按照“育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课程宗旨,建立“健康育人、终身受益”的大学体育课程特色模式,实施“层次化”、“网络化”、“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方案,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健身知识、自我健身能力、终身健身技能与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终身受益。

  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术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体育学习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增强体育实践能力与体育创新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个人健康和集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推荐教材:教材:《体育健身学》,主编:刘同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人民体育出版社,再版时间:2010年7月。

  参考书:《运动健康原理与方法》(上、下册),主编:刘同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再版时间:2004年7月

  

  三、大学体育(Ⅲ)课程简介

  

  课程编码:TY 03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Ⅲ

  总学时:32         学分:1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程

  面向对象:全校二年级本科生

  预修课程:大学体育Ⅰ和大学体育Ⅱ

  并修课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开设以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为主体育选项必修课,即自主选择上课地点、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主选择授课教师,主要项目有:篮球、足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柔力球、健美操、形体艺术、游泳、武术与散打、太极柔力球、体育舞蹈、瑜伽、跆拳道、健美等,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体育兴趣,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培养健身习惯。

  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体育选项课程的教学,传授运动健身的基本技术、技能和方法,有效地增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意识,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健康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健康活动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身体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磨练学生意志,增强适应社会发展与变化的能力,增进学生的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

  推荐教材:教材:《体育健身学》,主编:刘同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人民体育出版社,再版时间:2010年7月。

  参考书:《运动健康原理与方法》(上、下册),主编:刘同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再版时间:2004年7月。

  

  四、大学体育(Ⅳ)课程简介

  

  课程编码:TY 04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Ⅳ

  总学时:32         学分:1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程

  面向对象:全校二年级本科生

  预修课程:大学体育Ⅲ

  并修课程:无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体育Ⅲ课程的延续和提高阶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给教师和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倡导开放式和探究式教学。充分满足学生健身的需要,拓宽学生体育技能,掌握所选运动项目相关运动技术和裁判等基本理论与方法,提高学生体育欣赏水平。提高学生对体质健康价值的认识,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善于用科学的态度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掌握应对心理挫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和敢于竞争、敢于承担风险,以及能够承受各种挫折与失败的能力。

  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熟练的掌握2~3项能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本领,培养自觉锻炼身体习惯,提高体育能力,发展身体素质,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创新精神,培养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健身意识,掌握适合个人特点的运动健身技能、技术和方法,使学生成为身体健康、精神健康、道德健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合格人才。

  推荐教材:教材:《体育健身学》,主编:刘同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人民体育出版社,再版时间:2010年7月。

  参考书:《运动健康原理与方法》(上、下册),主编:刘同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再版时间:2004年7月。

  

  五、体育保健课程简介

  

  课程编码:TY 05(TY0501、TY0502、TY0503、TY0504)

  课程名称:体育保健【体育(Ⅰ)、体育(Ⅱ)、体育(Ⅲ)、体育(Ⅳ)】

  总学时:32+32+32+32         学分:1+1+1+1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程

  面向对象:全校病残本科生

  预修课程:无

  并修课程:无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专门为身体异常、伤、病、残、体弱、特殊体型(过胖过瘦)等学生所开设一门体育保健课程,是为提高身体异常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活动能力、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进取精神而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共四个学期4个学分。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并能熟练掌握两项以上锻炼和康复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有:瑜伽术、八段锦、24式简化太极拳、32式太极剑等康复体育内容。

  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体育保健课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传统体育养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较熟练掌握导引养生基础方法,健身气功、瑜伽术、武术基本功和太极拳的基础套路,发展力量、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养坚韧顽强、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以及中华民族传统养生观,以达到提高素质,增强体质,掌握锻炼方法手段,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推荐教材:教材:《体育健身学》,主编:刘同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人民体育出版社,再版时间:2010年7月。

  参考书:《运动健康原理与方法》(上、下册),主编:刘同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再版时间:2004年7月。

  

  第二部分  大学体育选修课

  

  一、篮球

  篮球选项课程是以大学生为中心,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科学的、合理地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和锻炼,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和提高整体素养为目的的专项课程,寓技能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有机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篮球选项课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觉参与体育活动和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并能制定可行的锻炼计划,具备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通过篮球选项课教学,传授运动健身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在不同时期和条件下,能科学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并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通过篮球选项课教学,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测试与评价健康的能力,掌握提高身体素质、发展体能的知识和方法,能合理选择和搭配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篮球专项课教学,改善学生心理状况、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适度调节自身的情绪,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使学生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 网球

  通过对网球选项课的学习,了解网球运动项目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掌握网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学习掌握比赛规则和裁判法。在认识本项目运动技术形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身体特点形成有个体风格的技术动作。在进一步熟练掌握基本技术形成自己技术风格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比赛提高技战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网球专项运动能力,进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能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三、排球

  通过排球运动,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大学生心血管系统的机能;通过排球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掌握排球运动和身体锻炼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基本比赛规则,养成终身参加运动和锻炼的习惯。结合排球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准则、良好的体育作风和团队精神以及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为大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生活、休闲娱乐、体育欣赏和运动健身奠定坚实的基础。

  传授排球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运动能力,发展判断、注意、反应等心理素质,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了解现代排球运动的产生、现状及发展趋势。传授排球运动的技战术知识,使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基本技术、战术,了解现代排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及趋势,提高实战能力,以达到增进健康、娱乐身心、体验成功的目的。掌握排球运动的组织竞赛及裁判方法,能够组织基层竞赛,参加临场裁判工作。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步让学生掌握一种运动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使之成为自己所固有的体育锻炼方式并终生受益。

  

  四、足球

  通过足球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达到终身受益。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足球专项的基本技、战术和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足球技、战术修养,基本具备足球的竞赛组织及临场裁判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勇猛顽强的优良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本课程主要以基本技术、基本战术、足球游戏和比赛为主要形式,使学生体会足球运动美的乐趣,进一步学习各种足球技术与战术配合,二打一、 三打二战术在小场地实战中的运用;通过教学比赛介绍任意球战术并提高学生的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通过教学比赛中介绍全队进攻战术(中路进攻、边路进攻、快速反击)和防守战术(盯人、区域防守、混合防守);结合比赛讲解规则裁判法理论,并进行裁判实习,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足球运动的形式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五、乒乓球

  乒乓球选项课是一门较系统地讲授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理论、乒乓球的基本技、战术的课程;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树立已确定的道德观,使学生具有开拓创新、团结进取的精神;使学生初步掌握乒乓球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使学生基本掌握乒乓球竞赛的组织和竞赛规则。

  

  六、羽毛球

  羽毛球运动项目是一项灵活、多变、快慢结合、隔网对击的运动,既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又是老少偕宜、易于掌握的大众体育项目。由于趣味性强,锻炼价值高,又极具竞争性,因而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本课程主要教授羽毛球的发球、击球、移动等基本技术及单打、双打战术和规则裁判法,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终身体育思想。本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愉悦身心为主要目的的体育选项课程。是我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在学生身体活动中,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

  

  七、太极柔力球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是由运动者手持一种特制的拍子,该拍子是由一个拍柄和一个拍框组成,拍框内有一个能起缓冲作用、带风孔的橡胶软面,通过用弧形引化的方法将球抛来抛去。它可以二人对抛、单人独练、几个人互传或隔网竞技,以达到健身、娱乐、表演和竞技的一种运动项目。

  太极柔力球是应时而生的一项太极化的球类运动,体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巧击蛮,以小胜大以及和平圆满的战略思想,它保留了太极思想和太极运动中所有的精华,同时又加入了现代元素,并且使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它一改硬性击球方式,而以将球纳入球拍后的弧形引化过程为主要技术特征,这一特点成为其与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其它架网相隔、持拍对打的球类运动的主要区别。在运动中,每一次的收力、发力、接球、送球都是一次对心理的修炼,使每一参与者都能享受到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境界和氛围及酣畅自如的肢体运动所带给的快乐。

  柔力球虽是一项击技运动,它的作用首先在于击技,但是通过长朋坚持不懈的锻炼,确可收到强身、健体、祛病、益寿的医疗保健效果.应该指出.柔力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击技和保健,它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陶冶心性、培育情趣、修养品德。

  

  八、健美

  健美指人的健康强壮的身体所显现出审美属性。是人们追求人体美的一个综合标准,指肌肉、骨骼、血液、肤色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无论其外部形式或内部结构都是匀称、协调、充满生机的。任何行动都能显示出全身各部分的协调和谐、自然舒展、生气盎然、神采奕奕。现代的健美运动是以展示人体美为特征。 男子的健美标准是:身材高大而强壮,肌肉发达而均衡,肩宽臂圆,体力充沛,体质健康等。女子健美标准是:体型匀称,姿态优雅,胸部丰满,肩圆腰细,肤色光洁润泽等。健美要与心灵美相结合,有了健康美好的心灵,才能有健康美好的情绪,才能有健康美好的姿态动作和健康美好的行为,只有心灵美,才能有真正的健美。

  通过健美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健美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锻炼方法;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促进人体各器官机能的提高;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具有发达的肌肉、健壮的体魄、匀称的体型、魁梧的身材、端正的姿态、潇洒的风度以及发自心灵深处的勇敢无畏、刚毅果断、坚韧顽强的精神气质的阳刚之美。

  

  九、形体艺术

  形体艺术课程专门为当代大学生设计,全面锻炼身体,美化人体形态,提高审美意识,包括了芭蕾形体训练、艺术体操身体动作组合、现代艺术体操套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健身与健美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学习与锻炼、塑造优美的形体和姿态,增强肌肉的控制能力,肌肉的感知能力,增强大学生内在的美感,使其具有一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气质;掌握形体锻炼的方法和负荷原理。

  

  十、散打

  散打是武术对抗项目中的一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特色。散打体现了中国武术的“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技术原则。散打比赛斗智斗勇,较技较力,对抗性强。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外能提高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平衡、准确、协调等身体素质;内能理脏腑、通经络,提高人体的内脏器官、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同时还能掌握一定的武术攻防技法,起到防身自卫的作用。通过训练还可以培养人的顽强、果断、坚毅的精神,磨练人的意志。习武者可以从中陶冶性情,精神得到升华。

  

  十一、武术

  武术我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人们在狩猪的生产活动中,逐渐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这些原始形态的攻防技能是低级的,还没有脱离生产技能的范畴,却是武术技术形成的基础。到了氏族公社时代,经常发生部落战争,因此在战埸上搏斗的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被模仿、传授、习练着,武术逐渐形成。

  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的对练,还有与其和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同时它对场池、器材的要求较低,俗称“拳打卧牛之地”,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练习内容和方式,即使一时没有器械也可以徒手 练参、练功。

  

  十二、瑜伽

  瑜伽是一项集智育和体育于一体的、以增进健康、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印度古老的健身项目,瑜伽中的姿势练习与冥想练习,是最有益于整个神经系统的锻炼体系。经常正规地练习瑜伽,可以使神经系统达到平衡进而使身体各系统得到调理,在肌肉伸展、心灵放松和呼吸调节中减缓心理压力。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协调发展人体各部位肌肉群,使人体均匀和谐地发展,帮助形成正确优美的身姿体态;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风度素养,陶冶美的情操。

  

  十三、体育舞蹈(交谊舞)

  交谊舞是起源于西方的国际性的社交舞蹈, 又称舞厅舞(ballroom dancing),舞会舞(party dancing),社交舞(social dancing)国标舞。最早起源于欧洲,在古老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自16、17 世纪起,交谊舞已在欧洲各国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活动,故有“世界语言”之称。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交谊舞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所以又称它为“国际舞”。由于国标舞对舞姿,舞步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出现了要求相对低一些的交谊舞,它保持了国标舞各种舞种的风格,但比较随意。尽管如此,交谊舞依然有自己的要求,这样,才能体现各个舞种的风格,才能洒脱自如。

  交谊舞分为现代舞(华尔兹、探戈、探戈、狐步、快步、维也纳华尔兹)和拉丁舞(伦巴、恰恰恰、桑巴、斗牛、牛仔舞)两大类。交谊舞(体育舞蹈)是一项融体育与艺术、健身与娱乐于一体的具有推广性的体育运动项目。根据此项运动的特点和价值归纳有:教育性、锻炼性、竟技性、社交性、国际性、自娱性、娱人性、群众性。跳交谊舞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健身,促进学习、工作效率。人们在优美的音乐旋律里,翩翩起舞可使人心情愉悦,精神振奋,情绪高涨,消除不良的心理,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增添生活情趣。

  

  十四、健美操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 健美操竞赛项目包括男子单人、女子单人.混合双人、三人(男 三;女三;混合三人)、混合六人(男三、女三)啦啦操等。比赛按性质分锦标赛和冠军赛两类。

  健美操是时代的产物,是基本体操艺术化、动力化、健身化趋势的反映,也是一项具有实用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长期进行健美操锻炼,能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改善体型体态,矫正畸形,调节心理活动,陶冶美好情操,提高神经系统机能,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

  

  十五、女子防身术

  女子防身术是一项运用踢、打、摔、拿等武术技击方法,以制服对方,保护自己为目的的专门技术。防身术中的奇妙招法,实质上是中华武术的精华“集锦”。它强调“狠”,“毒”,讲究“一招制敌”。 因为女子的生理条件不同男子,力量,速度,耐力,反应等都不如男子,所以一般而言,女性都缺乏男性的拚搏冒险的心理素质。 女子防身术,就是要利用歹徒的无防范心理,进行突袭,使其暂时失去行动能力,从而逃脱。 

  通过学习女子防身术,可以提高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做到头脑冷静,临危不乱。 通过学习女子防身术,使女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危险会运用徒手或器械,对各种违法犯罪分子予以应有的打击,以维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和解救他人免受暴力侵害,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十六、爵士舞

  爵士舞是一种急促又富动感的节奏型舞蹈,是属于一种外放性的舞蹈,不像古典芭蕾舞或现代舞所表现的一种内敛性的舞蹈。爵士舞蹈是非洲舞蹈的延伸,由黑奴带到美国本土,而在美国逐渐演进形成本土化,大众化的舞蹈。爵士舞主要是追求愉快、活泼、有生气的一种舞蹈。它的特征是可自由自在的跳,不必像传统式的古典芭蕾必须局限於一种形式与遵守固有的姿态,但和的士高舞那种完全自我享受的舞蹈又不同,它在自由之中仍有一种规律的存在。

  爵士舞主要是追求愉快,活泼,有生气的一种舞蹈。它的特征是可自由自在的跳,不必像传统式的古典芭蕾必须局限于一种形式与遵守固有的姿态,但和的士高舞那种完全自我享受的舞蹈又不同,它在自由之中仍有一种现律的存在。例如它会配合爵士音乐表现感情,也借助或仿效其他舞蹈技巧;如在步法和动作上,应用芭蕾舞的动作位置和原则,踢踏舞技巧的灵敏性,现代舞躯体的收缩与放松,拉丁舞的舞步与摆臀以及东方舞蹈上半身的挪动位置等等。现代爵士舞中常见芭蕾舞和现代舞动作的影子和动作特质。

  十七、军事体能

  国防生《军事体能》基础课程,是国防生军事体育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军事体能基础课程教学,增强国防生体质,培养勇敢坚韧精神,加强体能训练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打牢体能基础。

  传授体能训练基本知识,使国防生初步掌握体能训练方法,培养国防生积极加强体能训练的意识。传授体能训练的基本技术、技能,促进军事体技能水平提高。通过军事体能基础课,使国防生具备强壮的体魄(力量、耐力、速度)、充沛的精力(抗大脑疲劳)、坚韧的毅力、高度的注意力(抗环境干扰)、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反应力和良好的动作协调能力。通过军事体能基础课,培养国防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通过军事体能基础课,有效加强国防生身体素质发展,磨练意志品质,打牢国防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基础。

  

  

  体育部教学办公室

  2011年9月1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