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基地

【科研基地】湖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简介

发布时间: 2024-09-01
       湖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是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主要依托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武汉理工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以及校内相关院系共同组建的学术研究机构。中心设有学术委员会和管理机构,此外还设有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转化与开发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与培训研究、民族传统体育身心健康效应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传播研究四个研究室。

中心研究人员具合理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专业结构,共有专兼职研究人员30人,具高级职称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2人,平均年龄在46。中心“开放、流动、竞争、合作”为原则,实行全员聘任制、流动制、开放制,力争实现资源共享、要素流动、优势互补、开放融合、合作攻关和创新引领的科研合作机制,依托校内外资源,努力建设成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策源地和聚集地努力建设成为湖北省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示范基地。

 中心科研实力较雄厚。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残联、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体育局,以及地方政府、体育局、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30余项;建设有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大学体育课程”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并多次荣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湖北省社科成果奖;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多部,主要有《基于受众交换的中国武术海外传播框架研究》《武术养生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武术传播概论》《太极拳文化与功法习练》《武术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研究》、太极拳(数字教材)、《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扶贫发展理论与实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新时代大学体育与健康》等;发表CSSCI/SSCI/SCI/EI论文近百篇,其中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篇;在学术活动组织方面,中心承办了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2006年以来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海峡两岸高校大学生篮球赛暨体育文化论坛,受到了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高度赞扬,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此外还主办了第十五届十八届中国高校网球科研论文报告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中心还一直致力于服务社会,多次为社会体育企事业单位承担高水平的策划、培训工作,为地方政府提供相关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为社区全民健身工作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等,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国家各级部委及湖北省、武汉市的各类文件表明,民族传统体育将是未来群众健身、体医融合、文化交流、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体育事业深度融合发展、塑造高质量发展优势、构建全域一体战略规划的中坚力量。湖北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如何将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有效整合,以时代赋能、聚焦机遇、蓄势而为、创新驱动,抢占湖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制高点,推动湖北民族传统体育良性发展,进而促进和谐湖北、幸福湖北、健康湖北建设,促进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培育与建设,中心力争建设成为在省内具有领先水平、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权威性的民族传统体咨询服务中心,为创建和谐湖北、幸福湖北、健康湖北做出应有贡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