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芬
|
姓名 |
邱芬 |
职称 |
教授 |
|
职务 |
武汉理工大学体科所副所长 |
|
学历/学位 |
研究生/ 博士 |
|
研究方向 |
运动心理学,运动与健康促进 |
|
电子邮箱 |
||
教育背景 |
||
1998-2002 |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专业 |
教育学学士 |
2002-2005 |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专业 |
教育学硕士 |
2005-2008 |
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
教育学博士 |
工作经历 |
||
2009-2011 |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
博士后 |
2008-至今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 |
教师 |
2014-至今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 |
乒羽排教研室主任 |
2022-2023 |
美国佐治亚大学(Georgia of University) |
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
社会兼职 |
||
研究领域 |
(1)运动心理学 (2)体育组织行为学 |
|
教授课程 |
(1)大学体育(本科生) (2)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生) (3)运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生) |
|
奖励荣誉 |
第七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 |
|
代表论文 |
[1] 邱芬,朱肖肖,张晓强. 太极拳老年参与者深度休闲对休闲忠诚度的影响:流畅体验和休闲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3,57(2):67-73+100. [2] 邱芬,张晓强. 青少年运动员友谊质量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孤独感和运动心理疲劳的链式中介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7):94-100. [3] Qiu Fen,Du Fei,Huang Tian.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CUBA's Core Players. Basic& Clinical Pharmacology &Toxicology. 2018, 12. SCI收录. [4] Qiu Fen, Huang Tian. Research on the Competency Model Constructing of Tennis Coaches in China. Basic& Clinical Pharmacology &Toxicology. 2018, 12. SCI收录. [5] 邱芬,秦子来等. 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对运动损伤和锻炼行为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6):75-81. [6] 邱芬,崔德刚等. 女大学生的印象管理与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2):87-92. [7] 邱芬,卢洋等. 锻炼自我设限对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锻炼行为的中介作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8(1):142-147. [8] 邱芬,崔德刚等. 锻炼承诺量表(ECS)在中国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境下的修订与检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 46(12):51-58. [9] 邱芬,崔德刚等. 基于运动承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5):384-389. [10] 邱芬,季浏.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情绪健康的调节作用.体育学刊[J].2011,18(2):86-90. [11] 邱芬,季浏. 时间管理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学业成绩的中介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8):87-90. [12] 邱芬,姚家新. 我国专业教练员胜任特征模型、评价量表的建立及测评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4):17-26. [13] 邱芬,王斌. 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与组织承诺关系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20-124. [14] 邱芬,王斌. 体育组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5):120-124. [15] 邱芬,姚家新. 运动队危机咨询的系统危机干预模型探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1):24-27. [16] 邱芬,姚家新. 基于胜任特征的教练员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6(11):36-39. [17] 邱芬,姚家新. 现代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研究方向及未来走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2):44-48. [18] 邱芬,王斌. 马术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客观测量与专家评价的不一致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121-124. [19] 邱芬,王斌. 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危机管理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8. [20] 崔德刚,邱芬等. 基于ICF成年残疾人休闲体育活动与功能康复的Scoping综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12):1373-1382. [21] 崔德刚,邱芬等. 基于ICF老年人身体活动与功能康复的Scoping综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27(4):373-404. [22] 崔德刚,邱芬等. 基于ICF-CY残疾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功能康复的系统综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27(5):542-552. [23]崔德刚,邱芬等. 基于ICF成年人休闲体育活动改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和福祉的系统综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27(9):1038-1047. [24]崔德刚,邱芬等. 老年人身体活动改善健康、生活质量和福祉的系统综述[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27(10):1176-1189. [25]崔德刚,邱芬. 运动员满意度对高校运动队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与运动承诺的中介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0):71-76. [26]朱肖肖,邱芬.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城区老年人的深度休闲体育特质[J].体育教育学刊,2022,38(2):71-78 . [27]张雅茹,邱芬. 城市中间阶层休闲体育活动特征[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21, 37(3):51-56+95. [28]张晓强,邱芬. 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攻击性的影响——基于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 37(5). [29]崔德刚,邱芬. 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服务体系的构建[J].湖北体育科技,2019, 38(7). [30]黄甜,邱芬. 心理需要满足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促进机制[J].福建体育科技. 2019, 38(1). [31]黄甜,邱芬. 体育价值观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行为偏好的中介效应[J].安徽体育科技,2019, 40(4). [32] Li Zhong-hao,Qiu Fen.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improving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Americas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ing and Clinical Research”. Basic& Clinical Pharmacology &Toxicology, 2018,41(22):364-364. SCI收录 [33] Huang Tian, Qiu Fen. Relationship between adolescent sports idols identification and social adaption: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self-identity. Basic& Clinical Pharmacology &Toxicology, 2018,124:42-43. SCI收录 [34] Huang Tian,Qiu F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y students’ satisfaction of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exercise of motivation and behaviors-based on oneself decision theory. 2018,123: 67-68. SCI收录, [35]张晓强,邱芬. 运动改善心境障碍的机制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8, 4(3). [36]崔德刚,邱芬. 功能性训练的科学性诠释及其运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 29(6). [37]王润斌,邱芬. 球类领会教学法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以篮球教学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 44(4). |
|
著作/教材 |
[1] 专著:《教练员胜任特征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 [2] 专著:《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 . [3] 教材:《体育组织行为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态度”、“胜任特征”两章,2009 . [4] 教材:《运动心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编写“运动员心理选材”一章, 2014 年 . [5] 教材:《体育心理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副主编. [6] 教材:《大学生体能训练进阶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0,第二主编. |
|
课题成果 |
主持课题: [1] 我国城市职业人群深度休闲体育行为促进研究。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9YJ890033),课题负责人。 [2] 深度休闲视角下城市居民体育行为促进与获得感提升研究。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度开放基金课题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0Z003),课题负责人。 [3] 基于学习获得感的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2023年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 [4] 大学体育课程学生获得感的生成机制、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20年教学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 [5] 大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认知对运动损伤、锻炼行为的影响及风险防范。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4A008),课题负责人。 [6] 基于GT9X 测量的大学生身体活动评价与指南制定的实证研究。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VI 012),课题负责人。 [7] 大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认知、管理及其对锻炼行为的影响。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 课题负责人。 [8]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建构及测评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课题负责人。 [9] 运动-心理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模式及实证研究。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课题负责人。 参与课题: [1] 智媒时代中国武术传播精准推荐研究,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排名第三。 [2] 基于受众交换的中国武术海外传播应用框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参与,排名第三。 [3]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参与,排名第二。 [4] 基于健康管理的城镇居民终身运动关键环节研究,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攻关课题,参与,排名第四。 [5] 运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效果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参与。 [6] 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动态链管理体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排名第四。 |